首頁 > 中紡聯 > 中紡聯動態 > 正文 
 
  【2018春季調研】中紡聯副會長夏令敏帶隊調研安徽
2018-03-12
分享至:

  3月6-8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兼行業發展部主任李進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信息統計部主任翟燕駒、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邢冠蕾、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副院長劉彥威、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鄭俊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分析師陳小倩一行,就安徽省紡織工業整體運行情況、產業轉移和布局、節能環保和綠色制造、信息化應用和智能制造以及沿“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問題,在安徽省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嚴立鳴、安徽省服裝商會執行會長葉梁等陪同下,對安徽合肥、桐城、安慶、望江等多個地區的產業集群和企業等進行了深入走訪和調研。

  此時的江南春意盎然,油菜花遍地金黃,處處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記者走訪發現,雖然當前安徽省紡織工業在發展中存在諸多的不平衡、不充分,但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導下,正沿著“科技、時尚、綠色”的紡織新定位加速轉型,贏戰未來,力爭在新時代為紡織工業再塑新形象,再續新輝煌。

  科技創新撐起“綠色經濟”

  一下高鐵,調研組就馬不停蹄的來到安徽元琛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走訪考察,這是一家大氣污染治理行業中的領軍企業,也是全國唯一一家既能生產過濾材料、又能生產脫硝催化劑、同時進行舊催化劑再生和回收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新產品、新技術每年以50%以上遞增,現擁有專利95項,其中發明專利20項,實用新型專利75項,受理發明專利67項,國家成果鑒定1項、安徽省新產品9項。

  “近年來,隨著國家環保政策的不斷出臺,特別是企業節能減排意識的逐步提升,我們公司的銷售額每年都在遞增。作為一家以科技為支撐,研發為主導科技型企業,通過產學研相結合,我們的除塵脫硝一體化濾料、除塵脫汞一體化濾料協同治理等系列產品,產業化規模在行業內穩居前三甲。”安徽元琛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輝介紹,目前元琛科技擁有全球最先進的德國進口濾料生產線2條,年產工業除塵過濾材料1000萬㎡;年產蜂窩式脫硝催化劑可達25000m3,產品遠銷國內外。“今后元琛科技將朝著第三方服務(運營、第三方檢測、數據化管理+遠程實時監控、工業化與信息化相結合的方向發展,特別是加強資本與實業結合,爭取盡快上市,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調研中,夏令敏高度肯定了元琛科技在發展綠色經濟方面所得的成績,希望企業以后能更多的關注紡織工業領域,助力行業綠色轉型。在得知2017年因為原料漲價、匯率等問題,吞噬了企業至少1500多萬利潤時,他鼓勵企業要繼續加大科技研發,提升產品質量和市場開拓,將會向有關部門積極反應企業情況,幫助企業穩定發展。當聽說企業正籌劃上市時,他表示:“中紡聯將充分發揮協會的資源優勢和服務平臺優勢,輔助企業做好上市籌備等相關工作,助力企業順利上市,實現更大發展。”

  醫用紡織品潛力巨大

  合肥普爾德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是是香港普爾德控股有限公司和深圳尚榮醫療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一家中外合資企業,是安徽省861重點項目及合肥市1346重點工程之一,專業從事無紡布原料及制成品、環氧乙烷(ETO)消毒工程和醫用納米抗菌復合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銷往8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公司銷售產值近17億元,出口2.68億美元。

  “以前我們主要是做代加工,現在逐步開始了自主研發和生產一次性醫用及工業防護用品,無紡布原材料等,我們是國內第一家通過美國FDA認可的企業,公司生產的手術衣、手術包主要出口歐美、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是杜邦、3M制定的合作伙伴。”合肥普爾德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黃少勇介紹,公司生產的防護服還可抗埃博拉病毒;自主研發的無紡布原材料可替代進口同類產品,每月可生產六七百噸。“目前,我們正在籌建移動醫療產業基地,今后將加大醫療與互聯網方面的深入融合,發展移動醫療,這將是公司未來很大的增長點。”

  針對當前國內醫用手術衣、手術包只能國內加工出口,經國外檢測認證后才能返銷國內的不合理規定,合肥普爾德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宋沛再三呼吁,希望有關部門能修改下現有標準的滯后和不合理,放開國內市場,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

  聽了相關介紹后,調研組表示將積極反饋相關部委和機構,為行業發展爭取更為公正的發展空間。同時中紡聯也將不斷創新服務,加強對醫用紡織品的支持力度和市場開拓。

  品牌戰略需上升國家高度

  安徽鴻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國家級科技創新型星火龍頭企業,也是國家羽絨行業羽絨、羽絨被、羽絨睡袋、羽絨枕芯等標準起草和制訂的主要單位之一。自1991年至今,已有27年的羽絨生產和技術經驗積累,是全國最大的羽絨被生產出口企業。2017年,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8億元,實現利潤4000萬元,其中自營出口5200萬美元。與2016年相比,主營業務增幅達到70%以上,自營出口同比增長40%;羽絨原料對外銷售7869萬元,同比增長407%。

  “為了實現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2017年,鴻潤投入固定資產投資1.2億元,建成1萬平方米的現代化羽絨生產車間,新購置9條國際最先進的智能化羽絨加工水洗生產線,更新和添置了500多臺(套)國際先進的生產設備,企業的技術水平、生產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安徽鴻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夏吉國表示,2018年公司將通過建設智能化羽絨加工車間、現代化產品研發展示中心和、倉儲中心;研發智能家居產品,發展大健康產業;調整內銷比重等系列措施,在國內打響“中青旅鴻潤”的品牌知名度。同時,參股養殖基地、共建羽絨原料深加工生產基地,啟動并不斷加快建立大宗羽絨收儲和交易平臺,特別是借力“實體經濟+資本運作”實現企業跨越發展。

  身為安徽省人大代表的夏吉國,時刻關心著紡織工業的健康發展,他呼吁:要加大對紡織服裝企業技改方面的支持,進一步減免企業的賦稅;要進一步解決對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貸款貴的問題;特別是要從國家層面上加強對民族品牌特別是紡織服裝品牌的扶持力度,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

  聽了夏吉國的介紹,夏令敏由衷地稱贊鴻潤多年來的創新發展和責任擔當。他表示:“鴻潤作為行業創新發展的標桿,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今后智能化發展是方向更是趨勢,企業要抓住機遇,以科技創品牌,以品牌促發展。”針對夏吉國提出的建議,夏令敏表示將盡快整理,上報給有關部門,特別是目前正在開兩會的紡織代表們,希望通過他們為行業發聲。

  新舊動能轉換助力企業轉型

  提及紡織工業發展史,安徽華茂集團有限公司是繞不過的一面旗幟,曾有“南學華茂、北學吉化”的美譽。2017年,集團公司合并實現銷售收入41.32億元,同比增加7.04億元,增長20.54%。實現利潤1.47億元,同比增加2175萬元,增長17.36%;出口1.2億美金,同比增加12.12%。 其中,紡部板塊同比增效4400萬元,織部板塊同比增效1415萬元。2016年成立的德國HKG和F&S公司2017年實現收入1.6億元。

  “2017年華茂能取得如此業績,主要得益于堅持結構調整,堅持技術改造,轉換新舊動能,有力的實現了集團的轉型升級。”安徽華茂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倪俊龍介紹,目前,公司通過大力調整、優化產品結構,精梳紗比重同比上升了6.25%,各種差別化纖維使用比例也在不斷上升;通過精益管理和實施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公司萬錠用工由目前的30~50人/萬錠減少到15人/萬錠;2017年先后投入8000萬元從安全生產、設備更新、節能降耗等方面進行技術改造,SAP ERP系統已實現公司所有板塊的全覆蓋,集團綜合能耗指標萬元產值噸標煤0.143,同比下降了8.9%……有力實現了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面對未來發展,倪俊龍表示,2018年華茂將聚焦主業,以提升效益為中心,以強化管理為手段,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進一步提高企業競爭實力;加快發展,緊抓“一帶一路”機遇,優化產業布局,實施走出去戰略,進一步做強做大品牌。

  針對企業發展遇到的瓶頸,倪俊龍指出,進口棉花配額制度嚴重影響了我國棉紡織企業的健康發展,讓東南亞等國家搶占國內外紗線市場份額,限制了國內企業的高端發展;人民幣匯率波動較大,給出口企業帶來很大損失;企業成本過高問題依然突出,特別是高電價問題不利于企業智能發展。

  對此,夏令敏表示:“中紡聯將繼續向有關部門反映,希望能推動棉花管理體制改革,取消棉花進口配額和滑準稅管理,實現國內外棉價市場化對接,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他鼓勵華茂要繼續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在產品上以高端為引領,在裝備上要向自動化智能化升級,走“科技、時尚、綠色”的可持續發展道理。

  積極發揮龍頭企業的責任擔當

  申洲集團作為優衣庫、耐克阿迪的主要供應商,是我國最大的縱向一體化針織服裝代工企業,2017年中國服裝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第一,把代加工做成了“品牌”。作為產業轉移的標桿企業,申洲針織(安徽)有限公司在2008年用了110天的時間,就順利實現了從簽約到投產的“望江速度”和“申洲模式”。十年來,公司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投資7.5億元,累計總投資超過12億元,員工總數突破10000人,一躍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服裝生產出口企業。

  2017年,申洲成衣年產量達8412萬件,較2016年同比增長11.86%;產值74.8億元,較去年增長19.9%;稅收1.21億元,較去年增長5%;員工年工資總額達5.8萬元(不含福利社保),較去年增長13%。于是,“到申洲上班,買小車過年”成為望江老百姓的追求。

  “公司的發展離不開創新的支撐、人才戰略的實施和社會責任的擔當。”申洲針織(安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冬介紹,目前公司已投入3億元用于技術改造和設備的轉型升級和三千多萬用于自動化和信息化發展,立體面料倉庫、全自動卸貨平臺以及中央廚房等全部實現自動化;織服裝無論從面料到生產,都是環保潔凈;水洗印花工序嚴格達標排放,目前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綠色工廠。據悉2017年,申洲一線員工月平均工資達到4600元;為了鼓勵老員工穩定工作,全員增發4000元特別獎;春節期間全員都能拿到人均8000元的年終獎、過年費。特別是自2015年以來,申洲已解決1100多名建檔貧困戶就業,發放工資8900萬元,帶動了近2000戶脫貧致富。

  針對企業未來發展,夏令敏建議申洲下一步要加快推進“機器換人”,以智能化發展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同時,繼續發揮龍頭引領作用,拓寬貧困人口就業和增收渠道,為發展區域經濟和社會穩定做出應有的貢獻。 

 

  打響“區域品牌”

  作為“全國首批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望江紡織服裝工業園,雖然近年來承接產業轉移方面成績顯著,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優勢明顯,產值達到143億元,但是企業大的不多,而且多以貼牌加工為主,企業利潤率低,品牌基礎薄弱。

  對此,調研組建議,園區要借力“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機遇,以龍頭為引領,加快智能升級和產業轉型,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和產業配套,打響“區域品牌”。

  特別是當調研組來到望江意達童裝城,了解到這里聚集300多家小微童裝電商企業,而且發展的還都不錯時,夏令敏饒有興致的詳細詢問了企業在電商方面的銷售渠道、產品設計、物流配送等,他鼓勵企業要抓住消費渠道的多元化和消費的個性化,要進一步加大童裝的研發、設計,特別是產品的檢驗檢測,以“區域品牌”為契機,把企業做大做強。

  轉型升級時不我待

  三天的走訪調研,記者深深感受到安徽這片熱土的創業激情和紡織情懷。企業或大或小,無論是科技創新型還是貼牌加工,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奔跑在轉型升級的大道上,用創新踐行著紡織人的強國夢。如今,安徽省涌現出了安慶華茂、桐城鴻潤、望江申洲、合肥普爾德等一大批骨干企業,安慶華茂國際紡織工業城、郎溪經編產業園、望江紡織工業園等一大批特色園區。

  但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那就是作為中部紡織服裝大省,仍存在著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特別是在與其他“長江經濟帶”上的省份相比,依然處于產業“洼地”。“當前,全省紡織服裝行業主要分為紡織加工、服裝服飾和化纖三大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產品結構矛盾突出;企業技術能力不足,品牌創建意識薄弱;企業裝備水平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產業技術層次不夠,產業聚集能力不強……這些嚴重羈絆了產業的高質量發展。”3月8日,在安徽省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座談會上,安徽省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嚴立鳴介紹,2017年安徽全省規上企業1988戶,完成工業增加值553億元,同比增加2.6%,比2016年同比回落4個百分點;完成銷售收入2109億元,同比增加2.6%;實現利潤89億元,同比下降3.4%。

  接下來,該如何發展,怎么發展,安微紡織才能實現中部崛起?對此,嚴立鳴表示,2018年安微將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以紡織新地位為目標,全面打響產業升級戰。精準對接,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全面推進兩化融合,加速由“單純制造”像“供應鏈協同”的綠色制造邁進;大力開展品牌戰略,重點發展服裝家紡和產業用紡織品;產城融合,打造紡織服裝創意設計中心,此次來全面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座談會上,華茂、申洲、亮亮紡織、舒美特等企業以及郎溪經編產業園、望江紡織工業園、蕪湖孫村經濟開發區、南陵縣經信委等有關集群、政府負責人代表出席了本次座談會。針對當前行業發展現狀,大家普遍反映的問題主要有:棉花問題、匯率波動較大、原材料漲價、招工難以及員工老齡化、融資貴貸款難、電費過高等問題。

  在總結發言時,夏令敏首先肯定了安徽省紡織服裝產業近年來經過創新發展所取得的成績。他強調:“此次調研,就是為了真實摸底,了解企業發展現狀,好及時調整協會服務工作,準確地向有關政府部門反映情況,及時解決困難,助力行業、企業健康發展。”

  針對以上問題,夏令敏指出:“困難,每個行業都有。但是,我們一定要堅定信心,向前看,擼起袖子加油干。”對此,他建議:當前紡織工業轉型升級穩步推進,經濟發展“穩中向好”,前景可期。企業家們一定要認清形勢,主動加入到轉型中來,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加快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發展,精益管理,以供給側改革和“三品戰略”為指導,推動行業向“科技、時尚、綠色”方向高質量發展。但是轉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企業要一步步來,不可貪快求急。政府、協會、企業要協同創新,重塑行業新形象,新時代紡織應有新作為,特別是龍頭企業,要勇于發揮龍頭引領作用。 (中國紡織)

聲明:凡于本網文章前標有“CTEI網訊”之文章即表示為本網原創、編譯、第一信息源、第一媒體合作方等,如需轉載請務必標注文章來源自“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 www.ctei.cn”,本網保留法律權利。


相關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2023中國紡聯春季聯展
sy.jpg
慶祝“郝建秀小組”建
WXT.jpg
【專題】中國紡織行業
11_副本.jpg
共謀良策,共話發展!
08.jpg
開局之年 第十七屆中
000.jpg
綠色低碳為這些榜樣點

合作媒體:《紡織服裝周刊》 《家紡時代》 《中國紡織》 《中國經濟網》

©中紡網絡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京ICP備11016217號-29

業務咨詢: ctei@cntac.org.cn

甘肃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