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紡聯 > 中紡聯動態 > 正文 
 
  【2018春季調研】中紡聯副會長孫淮濱率隊調研廣東
2018-03-10
分享至:

  3月的北方依然春寒料峭,而廣州已是姹紫嫣紅。隨著全國正式進入“兩會時間”,2018年中紡聯春季調研也拉開了帷幕。3月5日至6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帶領中紡聯產業部、中紡聯經研中心、中紡聯產業經濟研究院、中紡信息中心等一行調研人員,從行業運行開局走勢、市場消費、先進技術應用、品牌發展,人才培養等眾多角度,在廣東省紡織協會副會長陳茜薇等陪同下,對廣州、深圳的專業市場、產業集群、典型企業、專業院校進行了深入調研。

  ?市場觀念正在改變

  廣州國際輕紡城是調研組的首站。3月5日,是國際輕紡城年后正式開業的第一天。摩肩接踵的人流,川流不息的貨車,讓南中國的商業溫度撲面而來。這個2005年正式運營的專業市場,地處廣州中大商圈,秉承創新、聚合、引領的服務理念,持續保持著快速發展,已成為擁有30萬平方米,4000多家面輔料實體商家,集紡織品交易、展示、商務三大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紡織品批發市場和全球采購一站式基地。依靠靈活,敏捷的市場反應,有著廣東經濟發展”晴雨表”之稱。

  調研中了解到,在復雜的經濟環境中,國際輕紡城緊跟市場變化,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依靠一流的硬件基礎,數千家實體商鋪資源,建立起了專屬紡織品交易的電商平臺——廣州國際輕紡網,即”電子商務+展貿”線上線下雙平臺并行的運營模式,為商家提供展貿、電商、信息交流、人才培訓等多種服務,使市場和商家的關系更加互為依存,市場活水持續涌流,成為專業市場業態升級的行業標桿。

  在市場中,隨處可見以設計為主的服裝店面,不論是原料使用還是產品設計,時尚感十足。廣州國際輕紡城副總經理毛國偉稱,現在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結合越來越緊密,紡織產業鏈之間的緊密咬合度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韓國首爾的一件時尚新款3天后就會在廣州國際輕紡城批量銷售。極速變化的市場讓輕紡城的企業老總們正在通過多種培訓和創新,加快和提高自身的創新速度和能力,以適應變化的市場環境。

  座談中,近10家企業老總的發言都讓調研組成員看到了平臺反應的市場“晴雨表”對企業經營理念帶來的積極變化以及跟上時代變化的自覺。過去一個品種可以賣幾年,現在一年要賣幾十甚至上百個品種。面對這種變化,有的企業打出組合拳:提高產品設計能力、和采購商定期舉行“品鑒會”、在韓國建立研發團隊、用研發設計提升產品價值等,這些做法讓企業的經營模式發生了根本改變,產品效益得到明顯提升;有的企業則連續參加海外專業展會,用產品打開海外市場的同時,更提高了對本國產品的自信,拓展海外市場的信心更強了;更有幾家企業老總一致認為,服裝實體店的體驗消費將有很大發展,中國消費者已經開始愿意為設計買單。隨著個性化消費的興起帶來的成衣價值的提升,將帶動產業鏈的變革,新的市場機遇又會出現。這些都是我們要把握的機會。

  記者了解到,在廣州國際輕紡城的4000多家商戶中,1/3來自潮汕,20%來自嶺南,20%來自溫州,其余來自全國各地,南中國包容的市場環境帶來的產業凝聚力,正在形成新的產業價值觀和發展新動能。就像座談會上,企業老總們說的,這幾年全國市場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一些區域服裝圈的輻射力、凝聚力在逐漸弱化,但廣州的服裝帶頭作用不但沒有改變,市場質量還在不斷提升。尤其對服裝設計能力的要求提升非常明顯,對設計人才的呼聲越來越高了,這就是市場變化帶來的需求。用個性化產品滿足市場需要,這個市場將無限大。座談中,老總們呼吁,希望中紡聯能給廣東服裝人提供參加國際頂尖面料展如法國PV展機會,讓更多產品走出去。因為他們在自己的實踐中知道中國產品并不比國外差,就是缺少渠道。希望有關單位能為設計人才引進發展提供適宜的生存環境,為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助力。”因為國產面料的國際競爭能力已經非常強,我們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云澤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龍志強的發言讓與會者對產業發展遠景充滿期待。競爭觀念的轉變帶來的一定是自身內力的提升,我們已經看到了這種變化。

  ?人才是行業穩步發展的基石

  在每年13000多名的畢業生中,紡織專業的高職畢業生就接近6000名,就業率99.9%。廣州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胡剛給調研組報出的這個數字,讓深刻了解紡織人才現狀的調研組感到了不小的興奮。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1985年建校,以“求真強技,尚新敦行,以學促行,知行相長”的教學理念,經歷了從國家重點中專到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的身份轉變,至今已向全社會輸送了3萬多名各類紡織專業人才。學院目前占地1127畝,有佛山禪城和高明兩個校區,擁有8系3部,34個專科專業,60多個專業方向,在校生超過萬人,紡織服裝類專業學生5949人,接近40%。雖然是綜合類職業學院,但紡織專業一直是學院的主導學科。其中現代紡織技術專業是中央財政支持的國家重點建設專業;染整技術專業、服裝設計專業、針織技術與針織服裝、服裝藝術設計等專業都是廣東省級示范專業和重點專業。學院3個實訓基地獲中央財政支持,還有5個省級實訓基地,是全國最大的培養紡織服裝職業技能的專業學院。

  多年的“教學相長”,一批批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紡織服裝人才走出學院,在紡織服裝行業的發展大潮中貢獻著智慧和才智。副校長劉森很自豪的對記者說,從這個學校出去的很多學生最后都自己創業做企業,就是專業技能給了他們底氣。

  隨著國家經濟環境的發展對環保的要求以及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對職業技能人才有著強烈的需求,廣東溢達已經連續5年在這里培養企業專業人才。目前學院最搶手的學生是染整技術學院的畢業生,已經到了“輪番叫價”的熱度,可見行業對職業人才的渴求。在座談中記者了解到,至今學院標志性的獎項都來自紡織和服裝專業,其教學能力可見一斑。目前這個學院也是全國高職院校就業“星級示范區”和廣東省第一所就業“星級示范校”。

  雖然有強大的教學能力和非常樂觀的就業前景,但學院領導們并沒有固步自封,止步不前。座談中,學院未來一系列的發展藍圖已經清晰呈現:紡織大廈預計明年竣工、計劃建立紡織博物館、建立研發平臺等等,帶著對紡織產業發展的信心,建設一個國家一流的高職院校,為行業培養更多的職業人才。同時,學院領導也直言,在“校企深度合作”方面還有很多不足,需要深入挖掘。并呼吁中紡聯能否在國家“一帶一路”的發展規劃下推動國內的紡織服裝教育資源參與進去,讓中國的紡織服裝教育資源在世界范圍得到更大發展。

  ?張槎的夢想“織夢小鎮”

  2017年張槎交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全年地區生產總值為489.59億元,同比增長8.2%。針織企業4282家,2017年新增490家,增長了11%。當地針織產業從業人員3萬多人,針織大圓機有23180臺,規上企業達到85家,實現總產值超過350億。

  調研組在張槎參觀了一個產業鏈,從廣東美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國內首臺“高速通過式直噴紡織噴墨印花機”,到廣東東成立億集團有限公司和佛山嘉謙有限公司的高檔功能性針織面料,到中國最具規模的絲光棉服裝企業——安東尼(國際)有限公司,看到了張槎從裝備制造、面料研發到成衣生產的發展能力。

  作為全國最大的針織產業集聚地之一,張槎目前有26家針織工業園區,針織面料產量和交易量占全國三分之一。2017年,張槎地區絲光棉針織服裝產值規模達到294.35億元。目前,張槎已經和阿瑪尼、Hugo Boss、勁霸、七匹狼、雅戈爾、金利來等眾多知名國內外服裝品牌及互聯網公司展開了合作。

  在座談中,到張槎履新已經一年的街道工作委員會書記劉志誠對這個產業寄予厚望。張槎產業基礎好,有很好的裝備制造企業、面料生產企業和服裝企業,讓這個產業板塊在經濟發展中引領時尚,有很多文章可做。在劉志誠的文章中,放到第一條的就是規劃“織夢小鎮”。劉志誠現場給調研組在地圖上描繪著愿景:依托雄厚的產業基礎,優越的地理交通優勢,在粵港澳大灣區打造“織夢小鎮”,里面將包含博物館展示、多種培訓、產品研發、設計創意等多項內容,讓張槎的針織產業在這個載體里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傳承,實現張槎針織產業更大的發展夢想。

  同時,政府也將牽好頭,通過參加各種展會,賽事等多項工作,為企業做好服務。

  張槎的“織夢小鎮”得到了企業的積極響應。座談中,眾多發言的企業代表坦言,張槎針織產業確實很大,但比較小,松散,不夠強大。“織夢小鎮”有了一個讓大家真正抱團發展的很好的機會,很期待,希望政府加快推動;還有的企業直接結合企業現狀稱,“織夢小鎮”的構想很好,做好了,完全可以幫助企業做到企業很難做好的事情,比如招工、比如技術升級、比如新裝備引進等等,都可以是全新的做法,可以做很多事情,其結果就是企業受益,產業發展,令人深思。

  積極轉變觀念,用新的思路適應市場競爭在張槎的針織企業中正在成為一種新常態,帶來的一定是新變化。

  兩天廣東調研,收獲的不僅是當地產業在轉型升級中的變化,更是新常態下紡織產業未來發展的可期空間。就像孫淮濱在調研時所說:我們要清醒的看到,中國紡織工業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中國紡織工業是在和世界紡織工業競爭,機遇和挑戰是并存的。當前紡織行業正面臨新的發展機遇期,新形勢下,紡織行業的新定位首先是“科技,時尚,綠色”,這6個字就決定了產業發展的方向在哪里,有很豐富的想象空間;其次,行業要實現高質量的發展,只有有質量的發展,產業才有持續的活力,才能有更大的市場。產業的榮耀是奮斗出來的,產業的自信都來自于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我們要做一個有自信、有智慧、有責任的紡織人。

  (紡織服裝周刊

聲明:凡于本網文章前標有“CTEI網訊”之文章即表示為本網原創、編譯、第一信息源、第一媒體合作方等,如需轉載請務必標注文章來源自“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 www.ctei.cn”,本網保留法律權利。


相關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慶祝“郝建秀小組”建
WXT.jpg
【專題】中國紡織行業
11_副本.jpg
共謀良策,共話發展!
08.jpg
開局之年 第十七屆中
000.jpg
綠色低碳為這些榜樣點
sy.png
晨光紫 生命之愈

合作媒體:《紡織服裝周刊》 《家紡時代》 《中國紡織》 《中國經濟網》

©中紡網絡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京ICP備11016217號-29

業務咨詢: ctei@cntac.org.cn

甘肃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