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紡聯 > 領導講話 > 正文 
 
  入世對我國紡織行業的影響
——孫淮濱在紡織系統WTO知識高級培訓班上的報告(節選)
2021-12-30
分享至:

  今年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周年。20年前,2001年12月,我國紡織系統開展了WTO知識高級培訓班。現任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時任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紡織新聞中心主任在培訓會上向紡織系統相關人員做關于入世對行業影響的分析報告。回顧該報告,對我們深刻認識紡織發展歷史,正確判斷行業前進方向,具有積極意義。以下是該報告的重點內容節選。

 

入世對我國紡織行業的影響

——孫淮濱在紡織系統WTO知識高級培訓班上的報告(節選)

2001年12月22日

  01 中國加入WTO的意義

  中國需要發展市場經濟。WTO是國際貿易領域中的一個法律規范體系,基礎是市場經濟。我們加入WTO就是要推進我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的市場經濟是開放的市場經濟。WTO本質是要推動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這離不開開放的市場經濟。加入WTO就是要將我國的經濟與整個國際經濟相互融合,真正成為世界經濟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中國要發展符合國際規范的市場經濟。只有發展符合國際規范的市場經濟,我國的經濟才能夠真正與國際經濟接軌。

  市場經濟、開放的市場經濟、符合國際規范的市場經濟,這三句話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意義重大。首先,在市場經濟下,企業要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去生產經營,要始終圍繞市場,要研究市場、了解市場、觀察市場,把握市場的規律。第二,開放的市場經濟要求我們眼光也必須要開放。要從整個世界的角度、范圍去研究生產經營活動,要面對全世界的市場,目標更加遠大,視野更加的開闊。第三,規范的市場經濟要求必須規范,要規范貿易行為,要符合國際規范,否則是要受到懲罰的,如反傾銷等。

  02 紡織工業具有優勢地位

  我國是世界紡織大國,無論是產能、產量,還是出口量、吸納就業量,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與我國相比。紡織工業是我國傳統支柱產業,無論從創造產值、利稅,還是對GDP貢獻,占全國商品出口總量比重,以及企業數量、就業人數,紡織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處于其它產業無法替代的位置。

  第一,勞動力資源優勢。我國擁有發展紡織工業所需要的、充足的勞動力資源,無論是從數量供給上,還是從勞動力成本上,還是從質量上,在世界上都具有一定的地位。

  第二,纖維原料供給優勢。我國紡織工業的纖維原料供給相對較充分。天然纖維,棉、毛、麻、絲等,我國都有生產。在1998年我國化學纖維產量就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化纖供應國。

  第三,國內市場的優勢。隨著我們經濟生產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巨大的國內市場為紡織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依托。

  第四,完整產業鏈優勢。我國紡織工業從原料加工到上中下游加生產,再到最終產品,產業鏈完整,對市場變化適應性較強。

  03 入世后對紡織貿易環境的影響

  第一,面臨的貿易環境會得到很大的改善。

  首先,入世后我國就能夠獲得最惠國待遇。美國國會將不能再年復一年地討論給不給最惠國待遇問題。第二,WTO是一個解決貿易爭端的機制。在國際舞臺上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公平的競爭和不公正的待遇,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制來維護我國的權益。第三,WTO還是一個國際論壇,有紡織品委員會。成為它的成員,就可以爭取我們的利益,有發言權,也有表決權。

  第二,在貿易環境中仍存在隱患。

  一是入世十二年內,我國產品對美出口有增長幅度的限制,如紡織出口增幅是7%,如果超過了美國將單邊設限。二是入世十五年內,美國可以用第三國產品價格為替代的方法,對中國產品進行反傾銷。這為美國濫用反傾銷提供便利,將使我們深受其害。

  04 入世后紡織行業結構調整

  我國紡織工業正面臨二十一世紀國內外的經濟環境,應該基于對這些環境的分析而得出我國紡織工業發展的目標和方向。

  第一、三大因素推動國際經濟增長。

  就世界經濟來看,有三個主要因素將推動二十一世紀經濟增長。第一個因素就是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雖然是把“雙刃劍”,但是無論怎么說,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不可抗拒的趨勢。每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不能只靠自身的力量,他要在跟別國的經濟的相互依存中獲得新的發展機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就是要投入經濟全球化當中,以便我們能夠更多地、無障礙地、更便捷地去利用國際資源。另一方面我們要防范經濟風險,加強經濟發展的安全性,所以我們就需要WTO的一些保障機制,來合法有效地保護自身。第二個因素就是“新經濟”,主要是以計算機、計算機網絡、IT產業作為它的“龍頭”。以IT產業為“龍頭”的新經濟代表著一種先進的生產力。然而,是否真正能夠推動世界經濟的增長,關鍵在于它能不能有效地和傳統產業有機結合,改造傳統產業。第三個因素就是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現在發達國家不斷地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把一些低端制造產業轉移出去,而承接產業轉移的國家也迎來發展的新機遇。

  第二、世界紡織發展三大趨勢。

  進入新世紀后,世界紡織發展有三大趨勢越來越明顯。第一個趨勢是化學纖維對天然纖維的替代作用日益增強。天然纖維的生產要受到天氣、土地等方方面面的影響,而化學纖維是工業化的原料,不受到這些條件的限制,化學纖維在全世界纖維加工量和消費量中所占的比重日益的提高,對天然纖維的替代性作用日益增強。第二個趨勢是三大最終產品越來越趨于各占三分之一市場份額。美國、歐盟、日本國家衣著用、家庭用、產業用產品各占三分之一市場格局。我國衣著用產品要占70%,這就是紡織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第三個趨勢就是貿易自由化。隨著WTO的ATC協定的有效執行,配額退出歷史舞臺,紡織貿易領域自由競爭將會更加激烈。按照競爭的原則來優勝劣汰,按照市場配置資源的方式,來推動紡織產業發展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第三、紡織工業向強國目標前進。

  我國紡織工業應抓住入世機遇,通過技術進步、產業升級、提高競爭力,最終由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轉化。圍繞實現這個目標,我們應該朝以下幾個方向努力。

  首先是要把結構調整作為一條主線貫徹到行業和企業的發展進程中。

  紡織工業是一個中小企業高度密集的行業,而其中卻沒有一個能夠在世界上叫得響的紡織企業,這點不能不說是個遺憾。因此希望紡織企業專注主業,讓中國紡織出現世界級的企業,出現一批真正能夠在世界上叫得響的中國的紡織企業。在產品結構調整上三大最終產品結構不合理,衣著用紡織品過多,而產業用和家庭用紡織品過少。但是它預示著家庭用、產業用紡織品是我們紡織工業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因為這是我們與國外的差距,同時也是潛力。在區域結構調整上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產業結構存在雷同的傾向,紡、織、染、服裝“一條龍”,各個地區相互之間爭原料、爭市場的矛盾非常突出。那么能不能在區域分布上有一個相對側重,應該更多利用原料、人才、技術、資金等各地區各自資源稟賦優勢,來差異化發展。

  第二是要把技術進步作為主攻方向。

  技術進步是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在結構調整的前提下,要把技術進步放在首位。產業升級離不開技術進步,產業的技術進步重點應關注兩個關鍵點:第一個是面料開發。紡織面料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部位,它涉及染整、織造、紡紗、纖維等產業鏈每個環節,甚至還涉及到設計和開發,這恰恰是行業的薄弱環節,是個“瓶頸”。第二個是信息化建設。要利用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來改造傳統產業,這是新經濟的要求。如果我們能夠把它及時有效地運用到紡織產業中,既能夠提高企業的制造技術、管理技術,而且還能夠提高企業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

  第三是要把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有機結合起來。

  作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行業,應該抓住入世的機遇全方位“走出去”。過去我們更多的是產品的走出去,現在應該要加上資本走出去,要主動地、有意識地把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有機結合起來,全方位拓展國際市場,擴大國際市場影響力。

  第四是要把可持續發展引入行業發展之中。

  紡織行業是不斷滿足人們消費需求的生活型產業,發展紡織產業不僅要考慮當前的經濟發展,還要考慮長遠的發展,使我們的發展不至于影響環境,使我們的發展不至于影響消費者的健康,來塑造紡織工業新的產業形象。

  總之,面對入世,我們在新世紀新的環境和形勢下,在明確發展目標的前提下,通過不斷的努力,來塑造行業新的產業形象,來進一步鞏固紡織工業在世界、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使產業在新的世紀里再創新的輝煌。

  (來源:中紡聯產業經濟研究院)

聲明:凡于本網文章前標有“CTEI網訊”之文章即表示為本網原創、編譯、第一信息源、第一媒體合作方等,如需轉載請務必標注文章來源自“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 www.ctei.cn”,本網保留法律權利。
相關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慶祝“郝建秀小組”建
WXT.jpg
【專題】中國紡織行業
11_副本.jpg
共謀良策,共話發展!
08.jpg
開局之年 第十七屆中
000.jpg
綠色低碳為這些榜樣點
sy.png
晨光紫 生命之愈

合作媒體:《紡織服裝周刊》 《家紡時代》 《中國紡織》 《中國經濟網》

©中紡網絡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京ICP備11016217號-29

業務咨詢: ctei@cntac.org.cn

甘肃快三